中国书画艺术家联谊会欢迎您!

资讯详细

艺术品市场迎来藏二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冠
    收藏群体中,年轻面孔与日俱增。家族传统影响下的“藏二代”、具有国际背景的收藏新势力及青年藏家,正以不同的方式登陆中国艺术品市场。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就看到了这一点,提前布局。今年春拍前期,匡时拍卖首次以群展展出以周大为、李慧娜、陆寻、林正、宗龙、赵友厚等一批青年藏家的收藏。

  藏品包括安迪·沃霍尔名人系列代表作品,马琳·杜马斯的纸上作品,草间弥生的摄影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的《新英文书法系列》,李津的《美食大餐》及周春芽、任小林、史金淞、闫珩等艺术家作品。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版也在其列。

  据匡时统计,今年北京春拍期间,从未参与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客户占新开发客户的20%;保利的数据亦显示,今年春拍约超过40%的买家是第一次进入拍场。

  李慧娜

  李慧娜的父亲是上海著名紫砂壶收藏家李铭。李铭最早从收藏盆景开始,接触过书画、瓷器、石头等后,因为爱好品茗,最后将收藏方向定在紫砂壶上。

  李铭个人的收藏特色为名家顾景舟系列作品,已有近20年的收藏经验。

  大学刚毕业的李慧娜,作为旁观者协助父亲打理与嘉德拍卖行的事务中,慢慢有了收藏念头,并从2008年开始收藏油画。

  一开始,李慧娜既有很大的购买欲但又因价格太高不太敢下手。李铭告诉她:“假如你喜欢一件艺术品那么

  它的价值是无限的,不需要太考虑价格,再贵也值得。”

  得到父亲的鼓励后,李慧娜开始大胆出手购买作品。她大学时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念书,当时更青睐于注重线条造型的赵尔俊、使用古典通透色彩塑造人物的刘溢,介于写实与当代之间的向京作品等。

  李慧娜接触到当代艺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一幅徐冰的作品带给了她很大启发。因为不理解作品意义,好奇心使她仔细研究作品内容、查找资料,最后发现上面的书法其实竟然是由英文组成。

  这次经历打开了她的视野,此后她购买了《新英文书法》、《毛泽东书法》等作品,并将自己收藏的大方向定位为当代艺术,但绘画性强的作品仍会购买。

  李慧娜尽管进入当代艺术收藏领域时间并不长,但受父亲影响,每年都为自己设定购买作品数量的计划。

  出身金融投资世家的宗龙,继承了父亲独到的投资眼光。他认为最初成功投资的两幅画,都与缘分有关。

  宗龙最早接触到艺术品收藏还是在英国留学的日子。除了学业,英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也成为了他流连徜徉的地方。回国后,虽然对艺术品已很有兴趣,但宗龙还是不太懂收藏。让宗龙彻底走上这一道路,两幅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场在南京举办的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会上有幅署名陈益军的作品。当时的陈益军还没有什么名气,因此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毫不起眼。

  但宗龙却凭借直觉当场就毫不犹豫的将这幅画拍了下来。当时价格不到5万元,如今已经升值到25万元左右。

  另外一幅则是画家陈列的作品,宗龙仅花费了几千元购买了两幅。没想到不久后,这位艺术家就与林大艺术中心签约了,作品得到了极大的社会认可。

  除投资现代作品这一特点外,宗龙的另一个偏好是倾向于投资那些能够将中国元素与西方技艺相结合的作品。

  除了艺术家本人的作品质量、背后的经纪人团队、有无强大的画廊支持因素之外,艺术家的个人特质也是他所考虑的。

    宗龙

    林正

  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创作专业的林正,受清玩雅集(台湾著名民间收藏群体)会员之一的父亲影响很大。

  林正的父亲早年是开发商,但真正的兴趣在于艺术,很早就开始收藏齐白石、李可染等人的作品。

  林正很早就接触到了很多著名藏家,并学习到一个重要的购买原则,即“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即使贵点也值得”。

  父亲的收藏会选择中国、新加坡的等文化背景相近的地区及艺术家。而林正的范围就广泛多了,包括英、美、日甚至印度,只要作品合适他都会收藏。

  林正的第一次收藏就是风靡全球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Sex Obsession》(对性的痴迷)。尽管有很多人在关注,但因价格昂贵没人敢下手。他犹豫了很久后还是决定拿下,而父亲对他的支持更坚定了他的购买决心。

  他本来觉得,按当时的市场价来说还是买贵了,合20万左右美金。但后来林正继续研究才发现,这件作品曾经在蓬皮杜展出过,“而到现在已经比当年的价位高出了许多,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买贵一点没关系”。

  林正通常收藏架上绘画,当代水墨也有涉猎。“我希望能够收藏一些新的东西,一方面年轻人财力不是很雄厚,一方面也可以检验一下自己的眼力,如果是对的,那就赚到了!”